認識微生物
細 菌
什么是細 菌?
細 菌是微生物中重要的品種之一,也是和人類關系密切的微生物之一。細 菌(Bacterium)是屬于原核型細胞的一種單細胞生物,形體微小,結構簡單,無成形細胞核,也無核仁和核膜。在適宜的條件下有相對穩定的形態與結構。一般將細 菌染色后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可識別各種細 菌的形態特點。
細 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既有用處又有危害。一些細 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霍亂和肺結核等多種疾病發生。在植物中,細 菌導致葉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觸、空氣傳播、食物、水和帶菌微生物。而人體又無時無刻離不開有對人類有益的細 菌,如益生菌等。
常見的細 菌分類:
一、大部分細 菌按照單體形狀可分為三類:即: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桿菌)。
二、按照細胞壁結構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三、按照對氧氣需求分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細 菌和厭氧(不完全厭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厭氧)細 菌。
細 菌的危害:
大部分細 菌在正常情況下對人體無害,如人的口、鼻、消化道不僅無害,而且還具有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如大部的乳桿菌、雙歧桿菌等。一部分屬致病菌,人體感染該類細 菌后,可產生多種疾病。比如大部分革蘭氏陽性菌都是致病菌。它們能產生外毒素使人致病,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等。而大多數腸道致病菌多屬于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產生內毒素,靠內毒素使人致病。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百日咳桿菌、霍亂弧菌及腦膜炎雙球菌等。
霉菌
什么是霉菌?
霉菌(molds)其實并不是一個生物分類學的名稱,而是一些絲狀細 菌的通稱,可能屬于細 菌,也有可能屬于放線菌門。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那就是霉菌。霉菌的菌絲呈長管、分枝狀,無橫隔壁,具多個細胞核,并會聚成菌絲體。
霉菌分類:
霉菌常用孢子的顏色來稱呼,如黑霉菌、紅霉菌或青霉菌。
霉菌的危害:
人體感染致病霉菌可出現多種病癥,如多種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
霉菌對人類生活也有有益的貢獻,如多種感染用的青霉素、鏈霉素、四環霉素等。
微生物處理的概念
抗 菌(anti-microbial):是一個泛指名詞,包括殺菌、抑菌。
滅 菌(sterilization):指將待處理體系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等生態形式都完全除去或使之喪失活性的過程。
殺 微生 物劑(microbiocide):指將待處理體系中的微生物營養體和繁殖體殺死的過程。
消 毒(disinfection):指破壞待處理體系中微生物的過程,但消 毒過程一般對微生物孢子無效,不需要殺滅體系中所有的微生物,只要達到預定的要求,一般需要將體系中的致病和條件致病的微生物除去或使之喪失活性。
抑 菌(bacteriostasis):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作用,抑制待處理體系中微生物的活性,使之繁殖能力降低或抵制繁殖的過程。
防 腐(antisepsis):指采用某種理化技術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保證產品性能不會因霉腐而使其被破壞而下降。
防 霉(mildew proof):指采取一定有效的手段,使產品免受霉菌侵蝕而保證其不會變質的過程和技術。
防 藻(anti-algae):采取一定措施,使產品具有防止藻類生物在其表面生長的過程和技術。


